近日,随着国产新款手机密集上市,不少二手旧机型价格出现松动,成为众多消费者追捧对象。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如何能够辨别二手手机来源、真假、性能好坏,成为一门必修课。 日前,家住北京的张女士购买到二手iPhone7就出现了问题。张女士在社交群里看中了一款被标注为九成新的二手iPhone7,但是在拿到手机没几天后发现再也无法正常开机,她去维修点检查才发现自己购买到的是二手山寨手机。这台手机除了外观和苹果手机相似,里面的功能和应用却完全不同。向卖家反应情况后,对方不仅置之不理,干脆把她直接拉黑。 来自转转二手交易网的手机质检工程师介绍,在二手手机交易中,特别是C2C交易中,确实存在一些信息不透明的情况,比如卖家刻意隐瞒二手手机质量,以次充好赚取更高利益。而最让人防不胜防的是这些被篡改信息、伪装得不露痕迹的机型,这类手机外观与功能等都与真机无甚差异,但是在使用后却问题层出。 事实上,一些不法商贩通过修改手机的字库芯片、序列号以及型号,让“水货”冒充国行货,以赚取更高的售价;此外,也有干脆连手机外壳、内芯都是安卓系统的山寨机,而这些商品的出现,不仅坑害了消费者,也扰乱了二手手机交易市场的秩序。 众所周知,手机序列号相当于手机身份证,而在二手手机市场,有些手机会被刻意通过软件直接修改“身份信息”来欺瞒消费者,通常有内存、颜色、版本等信息的改变。该质检工程师曾在查验手机的实际序列号时,发现有一部寄到平台验机的手机,本应为黑色,但手机的外观却呈白色,这就说明这台手机很有可能是组装机。如果平台在质检过程中发现这样的问题,会在质检报告中如实标注说明,提醒买家注意。 此外,通过改变外壳、小配件等偷梁换柱也是典型套路。据转转质检工程师介绍,平台在验机时曾遇到过iPhone6s冒充iPhone7的情况,正版iPhone7的Home键无法下压,存在着将6s的Home键下面垫上小铁片,来以假乱真的现象。 从转转平台提供的数据看,交易不透明的现象时有发生。质检工程师教了消费者几个实用办法,帮助大家鉴别二手手机: 首先是外观检查。看有无明显磕碰与划痕,并检查机身外观是否与描述相符。外壳颜色是否存在色差,以及金属与塑料结合处空隙是否大,背部激光镭雕字体与其他手机对比如何。 其次,核实手机身份证。将设置>通用>关于本机中的IMEI码与机身背壳和手机包装盒上的IMEI码做对照,如有不一致,需入手谨慎,小心“妖”机。 最后要注意拆机细节。查看电池下方封口处、电池字体磨损程度和金属屏蔽罩痕迹,从粘贴齐整情况可见拆动情况。 除了以上三项常规检查,手机的重量也有助于判断鉴别。每个iPhone都有固定重量,但由于个人使用及其磕碰的问题,一般会出现3-5g的重量差,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就需要特别注意。 实际上,除了一些简单的鉴别技术,不是专业的手机从业者,很难真正鉴别二手手机的真伪。而想要在二手市场淘到好物,一方面手机的鉴别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也要选择能够提供专业质检验机服务的正规渠道或平台。 由于率先开创了验机质检标准,转转提供的验机质检服务不仅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也赢得了市场口碑。如今,其他二手平台也陆续开始提供质检服务,规范化的二手手机交易已经成为趋势。 由于二手市场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等,常常在交易时出现问题,第三方平台的介入可以让交易在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规避风险。 据转转发布的《2018年中国二手手机交易个人买/卖家分析报告》调研显示,在消费者被问及如果有专业机构为二手手机交易提供质保服务是否愿意尝试时,有53.12%的用户愿意考虑,更有30.17%的用户表达出强烈意愿,对质保有着极强的期待。 此外,转转平台也提醒消费者,如果是通过平台交易二手手机,为了自身的物品和财产安全,不要脱离平台交易,以免遇到验货掉包等情况。
|